近紅外光譜技術可實現對組織血氧參數的無損實時連續監測,為臨床監護、治療和評定提供依據,是生物醫學光學應用領域可持續發展熱點。
1994年由清華大學醫學院丁海曙教授領導的課題組承擔了近紅外光譜無損監測組織血氧含量方面的研究任務。
清華醫學院工程系課題組經過長期研究和開發,研發了擁有全部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TSAH-100型近紅外組織血氧參數無損監測儀)
愛琴醫療國內腦氧領域唯一的原研技術團隊的誕生,所擁有的原研技術標準躋身世界領先范圍行列,使我國成為繼日本、美國之后第三個能生產此類產品的國家。
愛琴醫療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成功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
愛琴醫療NIRS無創監測的出現改變著現有的臨床實踐范式。通過給予麻醉、ICU、新生兒等臨床醫生更為直觀的測量組織血氧狀況,多參數指標顯示,讓診療變得更立體,更精準。同時NIRS技術已經成功應用于多個臨床領域,積累病例超10000余例。
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認識到臨床組織氧監測的意義,腦氧監測概念在國際國內多領域得到了廣泛認可。